把戏骗局披外衣了吗,你传销着新中招的老
记得前阵子刷手机时看到一则新闻:今年6月份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网络传销专项行动。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国家终于出手整治这些害人的勾当,担忧的是身边还有不少亲朋好友对这类骗局缺乏警惕。
传销的七十二变
作为一个常年和经济犯罪打交道的人,我发现这些年的传销手段简直比变色龙还会变。从早期的"连锁经营"、"资本运作",到现在打着"区块链"、"虚拟货币"旗号的花样百出。前几天我小区里一个大妈还在跟我炫耀她投资的"DeFi项目",说每天躺着赚好几百,听得我直摇头。
这些新名词包装下的传销,本质上还是那套老把戏。就像给老鼠穿上西装它还是老鼠一样,不管叫"永续合约"还是"消费返利",核心套路永远离不开三个关键词:入门费、拉人头、层级提成。
法律视角下的传销本质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传销和直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直销是合法的,比如我们常见的安利、雅芳;而传销则是被明令禁止的。这其中的关键差别在于盈利模式:是靠卖产品赚钱,还是靠发展下线赚钱?
我经手过一个案子,一个打着"健康管理"旗号的传销组织。他们卖一种号称能治百病的"量子能量水",价格高达2万一瓶。但实际上,买水的人根本不在乎水的功效,他们看中的是每发展一个下线就能拿8000元提成。这就是典型的诈骗式传销。
如何识破传销陷阱
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传销,我总结了一个"三看"法则:一看要不要交入门费,二看收益是不是靠发展下线,三看商品是不是只是个幌子。
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共享旅游"项目特别火。表面上是在做旅游产品,实际上会员花1万元买张卡,每推荐一个新会员就能拿3000元。这种模式明显就是在挂羊头卖狗肉。
写在最后
传销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用了人性的贪婪。每次看到有人被骗得血本无归,我都特别痛心。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
如果遇到拿不准的投资项目,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产品真的值这个价吗?公司靠什么盈利?我的收益是来自产品销售还是拉人头?想明白了这些,就能避开99%的传销陷阱。
大家如果遇到疑似传销的情况,欢迎随时来咨询。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别让辛苦钱打了水漂。
(责任编辑:要闻)
-
最近在北方某省发生的一起虚拟货币传销案让我感触良多。作为处理过类似案件的法律工作者,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骗局的"创新"之处。从"试试看"到血本无归的真实故事记得有位当事人来找我咨询时,他的经历特别典型。开始只是在网上看到个"高收益"项目,对方承诺用USDT锁仓就能月月赚钱。出于谨慎,他先投了一小笔钱试水,6个月后还真连本带利收回来了。这一下子就让他放松了警惕,开始大额投入。但好景不长,项目方很快露出... ...[详细]
-
昨天的交易真是太给力了!我们按照计划在BTC回撤至118200区域果断做多,稳稳拿下120000止盈点;ETH方面在3265区域布局多单,3315顺利止盈。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在会员群现价3287做的ETH多单,3317止盈也完美达成。这波操作简直不要太漂亮!市场观察:顺势而为但需谨慎说实话,现在这个大牛市趋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作为经历过无数次市场洗礼的交易者,我必须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头脑发热直... ...[详细]
-
最近欧洲央行那帮经济学家们又出来唱衰比特币了,他们把比特币说得好像就是个穿马甲的庞氏骗局。说实话,这种论调我见多了,但他们的角度还挺有意思:说比特币对实体经济没贡献,只是把财富从这个口袋挪到那个口袋,顺带还污染环境。这不就像是在说,我们每天玩的金融游戏其实就是在互相割韭菜?能耗之争:数字黄金的代价最打脸的是他们拿能耗说事。说实话,当我看到比特币现在每年消耗的电量堪比阿根廷整个国家的用电量时,我也倒... ...[详细]
-
每当看到身边那些做事稳扎稳打的同事朋友,我都会陷入沉思。稳健这个特质,在现代职场中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保护伞还是绊脚石?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稳健的正面价值记得去年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市场部小王和新来的小李形成了鲜明对比。小王总是反复推敲每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小李则恨不得明天就让产品上线。最终,正是小王的稳健作风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公关危机。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稳健往往意味着深思熟虑、降低风险。在经济领...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监管动向的分析师,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两天SEC对流动性质押的最新表态。说实话,这次声明比我预想的要清晰得多,终于给这个困扰行业许久的问题画上了句号。流动性质押的本质是什么?想象一下,你手上有一些加密资产,但又不想错过staking的收益。流动性质押就像是把你的资产暂时"托管"给专业机构,他们会给你一张"收据"证明这笔资产的所有权。这张收据可以自由流通、交易,而你的原始资产则在...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比特币最近的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就在上周,当我在分析图表时,那个熟悉的"黄金交叉"形态再次映入眼帘——这个在2016年和2020年都曾准确预示比特币史诗级上涨的技术信号,如今又回来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记得2017年那场疯狂的比特币牛市吗?当时价格从1000美元直冲20000美元,让无数人目瞪口呆。而现在,市场分析师Merlijn通过周线图发现,... ...[详细]
-
说来也巧,就在上周五那份令人大跌眼镜的非农报告出炉后,华尔街的交易员们还没回过神来,美联储的三位重量级人物就接连释放出了鸽派信号。这感觉就像是,经济数据刚按下警报,美联储的官员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降息预案。旧金山的玛丽·戴利向来以理性著称,但这次她在阿拉斯加的演讲中罕见地流露出担忧:"就业市场这艘大船开始漏水了,再这么下去恐怕要沉。"她用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更关键的是,她直言不... ...[详细]
-
最近在币圈有个挺有意思的事情。8月4号到10号这短短几天,微策略这家公司又悄悄往自己的比特币钱包里塞了155枚新货,花了1800万美元。听着挺多是不是?但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跟他们之前的豪气手笔比起来,简直像在零钱罐里掏硬币。小打小闹背后的玄机Michael Saylor这位老兄,微策略的老板,照例在推特上发了个喜报。但这次评论区可热闹了,大家都在纳闷:这次怎么这么"抠门"?要知道,这家公司以前...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法律从业者,我亲眼见证了NFT行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监管演变。记得去年帮一家初创NFT平台做合规审查时,创始人兴奋地向我展示他们的"数字敦煌"系列,却对背后潜藏的法律风险浑然不知。今天,我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跟大家聊聊NFT创业如何避开那些"雷区"。一、先办证,再开张:NFT创业的"身份证"问题开NFT平台就像开餐馆,没证儿可不行。去年海南那场"数字藏品监管风暴"告诉我们... ...[详细]
-
上周在香港金融圈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天我正在中环的一家咖啡厅见客户,手机突然被各种财经推送刷屏了。原来是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罕见地发布了联合声明,给最近火热的稳定币概念股"降温"。概念炒作背后的真相说实话,最近几个月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太多关于"某公司即将获得稳定币牌照"的消息了。这些消息往往伴随着股价的剧烈波动,让我想起了2020年的"口罩概念股"热潮。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换成了稳定币。记得上周... ...[详细]